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71篇
  免费   1119篇
  国内免费   1679篇
林业   1022篇
农学   3137篇
基础科学   304篇
  929篇
综合类   6264篇
农作物   1861篇
水产渔业   371篇
畜牧兽医   2187篇
园艺   821篇
植物保护   4273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385篇
  2022年   589篇
  2021年   631篇
  2020年   713篇
  2019年   787篇
  2018年   536篇
  2017年   755篇
  2016年   801篇
  2015年   802篇
  2014年   940篇
  2013年   903篇
  2012年   1057篇
  2011年   1142篇
  2010年   982篇
  2009年   943篇
  2008年   911篇
  2007年   907篇
  2006年   827篇
  2005年   736篇
  2004年   629篇
  2003年   565篇
  2002年   462篇
  2001年   490篇
  2000年   412篇
  1999年   367篇
  1998年   291篇
  1997年   303篇
  1996年   299篇
  1995年   271篇
  1994年   230篇
  1993年   223篇
  1992年   237篇
  1991年   161篇
  1990年   151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7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20篇
  1977年   21篇
  1976年   13篇
  1962年   10篇
  195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桃蚜高效氯氰菊酯抗药性与乙酰胆碱酯酶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帆  帅霞 《植物保护》2008,34(5):60-62
于室内对桃蚜进行高效氯氰菊酯抗药性筛选,选育至10代后抗性倍数增长到49.9倍。生化分析表明,抗性品系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均显著高于敏感品系。比较两个品系乙酰胆碱酶活性个体频率分布发现,更多的桃蚜个体向酶活性高的区域分布。酶动力学测定结果显示,抗性桃蚜酯酶对底物的Vmax、Km显著大于敏感品系。  相似文献   
72.
向日葵品种叶片组织结构与抗锈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向日葵锈病是向日葵的重要病害之一,在世界向日葵生产地区普遍发生,给向日葵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比较向日葵抗、感锈病品种叶片组织结构的差异,以揭示此类病菌与寄主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寄主抗病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叶片蜡质含量高于感病品种,且栅栏组织双层,排列整齐、紧密,可以抵抗病菌的侵入和扩展,而气孔密度与抗病性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3.
为了解经油菜素甾酮处理后水稻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抗性,通过在水稻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油菜素甾酮,观察水稻对褐飞虱取食和产卵、若虫生长发育、羽化等行为的影响,评估油菜素甾酮在水稻抗虫防御反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水稻培养液中的油菜素甾酮可被水稻有效吸收并产生生理活性。经0.01~10μmol/L油菜素甾酮处理后水稻叶片弯曲程度均显著增加,其叶角分别为对照的3.3~11.0倍。褐飞虱取食和产卵嗜好性与油菜素甾酮处理浓度密切相关,经较低浓度0.005~0.05μmol/L油菜素甾酮处理的水稻能显著降低褐飞虱雌成虫的取食和产卵嗜好性,其产卵量为对照的35.0%~73.9%;而较高浓度0.1~5μmol/L油菜素甾酮处理则增加褐飞虱雌成虫的取食和产卵嗜好性,其产卵量为对照的1.3~1.8倍。0.01、1、5、10μmol/L油菜素甾酮处理的水稻显著降低褐飞虱若虫的羽化率,为对照的32.5%~53.3%。0.1~10μmol/L油菜素甾酮处理显著缩短褐飞虱若虫发育历期,仅为对照的94.1%~96.9%。褐飞虱若虫存活数和初羽化雌成虫体重分别仅在0.1、10μmol/L油菜素甾酮处理下显著降低。表明油菜素甾酮处理水稻可对水稻抗虫防御反应产生影响,其具有作为生态功能分子用于褐飞虱田间防控的潜力。  相似文献   
74.
在室内研究了捕食性天敌迭球螋成虫对落叶松球蚜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结果表明,迭球螋对落叶松球蚜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属HollingⅡ型;根据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新模型Na=a·exp(-b/N)计算出最佳寻找密度22.47头/皿;利用Holling寻找效应与猎物密度关系式S=a/(1+aThN)计算了寻找效应,结果表明寻找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捕食作用率与其密度的关系为E=0.189 4P-0.3202;分摊竞争强度与其密度的关系为I=0.579 7lgP+0.000 8。  相似文献   
75.
荔枝害虫群落结构及其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栽培品种NC89为对照,通过室内饲养和组织切片,系统研究了转双基因抗虫烟草对烟夜蛾和小地老虎幼虫的抗性表现。结果表明,转双基因抗虫烟草对烟夜蛾幼虫具有稳定的杀虫作用,取食后2-3d死亡,死亡率达100%,不同龄期间表现一致;对小地老虎幼虫个有一定的杀虫作用,其抗性随龄期的增加而减弱,1龄死亡率为48%,2龄为28%,3龄以后死亡率为0,但对各龄幼虫的生长发育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6.
桃蚜对噻虫嗪代谢抗性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桃蚜进行室内噻虫嗪抗性品系筛选,选育至15代后抗性倍数达到75.6倍。对噻虫嗪敏感品系(THI-S)和抗性品系(THI-R)桃蚜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酸性磷酸酯酶(ACP)、碱性磷酸酯酶(ALP)、羧酸酯酶(CarE)、多功能氧化酶(MFO)O-脱甲基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敏感品系(THI-S)和抗性品系(THI-R)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比活力分别为3.127 5和3.215 9,差异不显著,桃蚜抗性品系体内酸性磷酸酯酶、碱性磷酸酯酶、羧酸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O-脱甲基活性均显著高于敏感品系,分别达到了1.57、2.10、6.12、2.03倍。表明桃蚜对噻虫嗪抗性的产生与酸性磷酸酯酶、碱性磷酸酯酶、羧酸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O-脱甲基的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77.
78.
本文通过室内贴牌水培法及整株法,快速鉴定并验证了2013年采自湖南省不同地区稻田的50个稗草生物型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试验结果表明:贴牌水培法所用的二氯喹啉酸甄别剂量为80mg/L;稗草死亡率越低,其抗性倍数(resistance factor,RF)越高,其中死亡率为0时,整株法测定的RF值高达896.07~1 209.38;贴牌水培法测定的稗草样本对二氯喹啉酸的ED50远低于整株法,但两种方法得到的不同稗草生物型对二氯喹啉酸的抗性水平趋势高度吻合。笔者认为以贴牌水培法测定的死亡率小于40%的稗草样本对二氯喹啉酸的抗性风险较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9.
黄腐酸对雾培马铃薯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雾培装置进行不同黄腐酸用量和干旱胁迫处理(分别为CK,不加黄腐酸和PEG; 10% PEG;0.01% FA+ 10% PEG;0.03% FA+ 10% PEG;0.05% FA+ 10% PEG和0.10% FA+ 10% PEG),分析其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抗性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雾培马铃薯幼苗的成活率、叶绿素含量、膜稳定指数、根系活力、匍匐茎数、结薯率和产量呈下降趋势,而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呈上升趋势,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增加后下降,说明雾培马铃薯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生长发育受到显著抑制,正在遭受逆境胁迫。经黄腐酸处理后,幼苗的成活率、匍匐茎数、结薯率和产量则得到了提高,而叶绿素含量、膜稳定指数和根系活力仍呈下降趋势,但较单一干旱胁迫的下降趋势缓慢,而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及产生速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脯氨酸、可溶性糖、H2O2含量及CAT活性呈上升趋势,其中H2O2含量上升趋势较单一干旱胁迫缓慢,说明黄腐酸处理后使干旱胁迫下雾培马铃薯幼苗的生长发育得到了促进,减轻了干旱胁迫对幼苗造成的伤害,提高了植株的整体抗旱性,而这种抗性与黄腐酸浓度呈明显相关性,0.05% FA对植株的的保护效应最显著,而0.10% FA则协同PEG加剧了对幼苗的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80.
Aphanomyces euteiches causes severe root rot of peas. Resistance is limited in commercial pea cultivars. Real-time fluorescent PCR assay specific for A. euteiches was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ease severity and pathogen DNA content in infected peas. Five pea genotypes ranging in levels of resistance were inoculated with five isolates of A. euteiches. Plants were visually rated for disease development and the amount of pathogen DNA in roots was determined using the PCR assay. The susceptible genotypes Genie, DSP and Bolero tended to have significantly more disease and more pathogen DNA than the resistant genotypes 90-2079 and PI 180693. PI 180693 consistently had less disease, while 90-2079 had the lowest amount of pathogen DNA. The Spearman correlation between pathogen DNA quantity and disease development was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P < 0.05) for three isolates, but was not significant for two other isolates. This suggests that the real-time PCR assay may have limited application as a selection tool for resistance in pea to A. euteiches. Its utility as a selection tool would be dependent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sease development and pathogen DNA content for a given pathogen isolate. The accurac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real-time PCR assay suggests considerable application for the assay in the study of mechanisms of disease resistance and the study of microbial population dynamics in pl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